謠言被轉發500次到底涉嫌什么罪名
造謠到一定程度涉嫌刑事犯罪。根據謠言的不同,《刑法》規定了不同罪名,最常見的是編造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恐怖信息罪。
都說“謠言被轉發500次可判刑”,那么這個判刑是判以上兩個罪名嗎?都不是?!爸{言被轉發500次可判刑”針對的是特定的謠言——誹謗信息,涉嫌的罪名是誹謗罪。其危害性并不在于造謠本身,而是在于謠言攻擊性——誹謗。
《刑法》對以上罪名的規定
第二百四十六條 【侮辱罪】【誹謗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通過信息網絡實施第一款規定的行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訴,但提供證據確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機關提供協助。
第二百九十一條之一 【投放虛假危險物質罪】【編造、故意傳播虛假恐怖信息罪】投放虛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傳染病病原體等物質,或者編造爆炸威脅、生化威脅、放射威脅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編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編造、故意傳播虛假信息罪】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絡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嚴重擾亂社會秩序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謠言被轉發500次可判刑”的由來
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發布《關于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3〕21號),自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該解釋第2條規定,利用信息網絡誹謗他人,同一誹謗信息實際被點擊、瀏覽次數達到5000(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轉發次數達到500(五百)次以上,就屬于《刑法》規定的“情節嚴重”,構成“誹謗罪”。
所以,“謠言被轉發500次可判刑”的“謠言”限定于對他人的誹謗信息。不僅是被轉發500次構成犯罪,即使未被轉發,只要是點擊、瀏覽5000次也同樣構成犯罪。
誹謗罪屬于親告罪,即公安機關不負責立案偵查,檢察機關不負責起訴,要受害人自己直接向法院起訴,要求追究造謠者的刑事責任。就是說誹謗信息即使被轉發了500次,只要受害人不去法院起訴,造謠者是不會被判刑的。但是有個例外,如果誹謗信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那么公安機關就會出手了。
勿造謠勿傳謠
看到這里心里是不是放心了,更大膽的去造謠了?
千萬不要這樣做。關于造謠、傳謠,《刑法》里可不止這幾個罪名。即使不構成犯罪,還有《治安管理處罰法》呢,警察叔叔是可以罰款、行政拘留的。即使不被行政處罰,謠言誤導了別人,良心不痛嗎?
無論是從守法還是良心出發,法律巴士(www.ghszyy.com)提醒:勿造謠勿傳謠!
相關文章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五個依法懲處妨害疫情防控犯罪典型案例
- 湖南長沙望城“4.29”房屋倒塌事件再刑事拘留2人
- 湖南長沙望城“4.29”房屋倒塌事件已刑事拘留9人
- 湖南省公檢法《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會議紀要》(2022年3月28日)
- 兩高一部《關于辦理醉酒駕駛機動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
- 兩高《關于辦理窩藏、包庇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21〕16號,2021年8月11日施行)
- 兩高兩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虛假訴訟犯罪懲治工作的意見》(法發〔2021〕10號,2021年3月10日施行)
- 法律人必備工具書:何帆博士《刑法注釋書》推出第二版
-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拒不執行判決、裁定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15〕16號,2020年12月23日修正版,修正內容2021年1月1日施行)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2020年12月26日修正版全文,修正內容2021年3月1日施行,附Word電子文檔下載)